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

看見兒童力

 

課程名稱

看見兒童力

授課時間

50分鐘

教學對象

國小3~6年級

授課時間

120分鐘

教學對象

一般成人(故事志工)

授課講師

林以琳

課程理念

兒童的力量有多大?他們如何用不可擋的熱情與堅持,去改變看似不可能改變的世界?給予他們信任,他們就能展現驚人的力量。一起來看不同國家、不同背景的兒童,如何展現他們的兒童力!

課程目標

關注小孩,就是關注人類的未來。看見「兒童力」,小孩會更有勇氣,看見改變世界的精神典範。看見「兒童力」,大人會更加謙虛,孩子的世界是屬於未來的;而未來的藍圖,卻握在現實的大人手上!站在現實的大人要牽起孩子的手,把想像的筆遞給孩子,讓他接引歷史,參與未來。和他一起共同攜手面對未知的挑戰。

教學步驟

(兒童版)

I.        引言

A.      參與過兒童權利書展活動後,你對兒童權利有什麼新的認識?

B.     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權利是什麼?為什麼?

C.      你覺得兒童/你有力量改變世界嗎?

II.      改變世界我可以!

A.      Kesz-13 孩子幫助孩子(影片6’)

B.      改變世界四步驟:

1.      感受

2.      想像

3.      實踐

4.      分享

III.    四步驟實踐實例

A.      環境-Smart Street 為愛封街-每個孩子都是主人翁童工體驗/遊戲權 資源與全市的孩子分享,讓貧困孩子也可以歡笑

1.      影片:2011(2’):從童工體驗感受到遊戲權的重要,希望能讓更多孩子快樂

B.      環境-自行車的成功之路五年級孩子(ppt)

1.      感受:騎車時的不愉快經驗à請老師給班上時間討論à整理重要的理由à尋求校長支持

2.      想像:拜會市長à了解附近區域都市計畫à寫信給已有計畫的學院尋求加入自行車道的可能

3.      實踐:連署à籌畫大型活動à開始對外宣傳並尋求更多支持à執行活動à達到目的

C.      體驗-聽障體驗與行動三年級孩子(影片3’)*從同情到同理

1.      從感受理解開始:身障體驗 訪問校長老師,了解學校背景,向校長提出募款計畫

2.      到聽障學校1+1交流,拜訪聽障孩子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

3.      理解耳朵構造到聽障以及說話問題(老師手帕塞住嘴唸一段文字)、助聽器認識

4.      想像與實踐:以自己畫作舉辦拍賣會募款購買助聽器,共募得40萬盧比可買9對,超出目標2對的預期

5.      公民參與:從三年級開始就必須要踏出舒適圈,覺察社會問題,想辦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

D.     體驗-將心比心-女子高中(1’)

1.      感受:

a.      校門外痲瘋病乞丐被人們排斥、歧視,收容所病人從牆洞伸手乞討的不人道

b.      查資料發現這病是細菌引起的,95%的人天生免疫不會得病,治療兩星期後就不會傳染

2.      想像:希望能建立一個更人性化且包容的社會

a.      想辦法:到收容所陪伴病患 籌募經費送禮物 鼓勵全校加入 舉辦痲瘋病研討會

b.      尋求支持:校長與職員支持

3.      實踐

a.      籌募禮物經費:義賣校園中樹苗

b.      舉辦兩場研討會:

1.      主題1—人格雕塑:如何創造人道的世界及其重要性

2.      主題2—認識痲瘋病:請醫生來講解

c.       痲瘋病之家參訪:送禮物、唱歌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與傷痛 種下小樹苗

4.       分享改變:最初他們面對來自父母的抗拒與懼怕,但他們不放棄的努力,終於改變大家對痲瘋病的觀感

注意事項

(補充資料)

◎我會怎麼做?

  有一天,漢娜和媽媽開車經過一條街道。突然,她看見一個遊民在翻垃圾箱,然後拿起被丟棄的食物來吃。漢娜非常驚訝……

  八歲的小惟住在一個貧窮且物資缺乏的小村子裡,上學是她覺得最快樂的事。有一天,她去上學的時候,發現學校因為沒有老師而關閉了……

  六歲的萊恩,整天的心情都不太好,因為今天上課時,他聽到老師說,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的人,到現在都沒有乾淨的水可以喝,有很多大人和小孩都因此生病,甚至死亡……

 

◎國際兒童和平獎

  對象:兒童。每年頒獎給一個對世界兒童有重要影響力的英勇孩子

 

◎看見兒童力:兒童行動

  漢娜泰勒:小瓢蟲基金會照顧遊民

  Katherine Commale  蚊帳大使

  萊恩的井Ryan’s Well

  Severn Cullis-Suzuki (1979-)199213歲的演講 / 2012年重返Rio

  伊克寶與魁格Igbal Masih(1983-1995)拯救童工英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0年世界兒童獎

  Craig Kielburger(1982-)12歲創解放兒童組織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6年世界兒童獎

  台灣的兒童沈芯菱/陳慧潔(搶救東非飢童)

 

◎台灣的兒童社會參與

  十三歲少女寫給馬祖的信兒童廢核宣言

 

◎我可以這樣做

  印度河濱學校校長/吉蘭貝兒瑟西

  告訴我們可以這麼做:感受想像行動分享

 

成為你想要看見的那個改變 ~甘地Yes, I can!

教學步驟

(成人版)

看見兒童力成人賦權

A.      孩子有參與的能力嗎?你看見了嗎?

B.      孩子的力量,如何能展現?賦權成為與孩子共生的大人

當我們清楚參與是兒童的權利,我們就要站到一旁,讓開一條路給孩子走,並在一旁陪伴他們。

 

班波斯塔的故事:西班牙神父Jesús Silva (1933-2011) & 神父Edward J. Flanagan(1886-1948)—Boys Town

1956Silva創辦班波斯塔時還是個神學生(他於1957年被按立),他為15個被遺棄或是孤兒的男孩,創建庇護所。他的靈感來自1938電影<男孩鎮>男孩鎮成為他的原型。在這裡,成人只是一個在一旁支持的角色,他讓孩子自治,孩子投票選自己的市長和內閣,有警察部隊、商店甚至有自己的銀行與貨幣。到了1970年代,這裡曾住了2000個孩子。他也創辦了一個馬戲團讓班可以憑此表演對外募款,自給自足。

1917FlanaganNebraska州用90元租下一棟房舍,安置最早的5個孩子,很快就成為100個男孩的家,開始了男孩鎮的故事。“大家都會同意,青年是國家的最重要的資產。但更重要的是,青年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資產。不僅如此,這也許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希望。“

他認為,兒童有權利而且應受到保護。這些權利和保護涵蓋了各個層面:包括基本的需求,如營養的食物,乾淨的衣服和有一張床可睡,到兒童工作法律的設立,如禁止雇主強迫兒童工作在危險的條件下,不公平的待遇。神父還試圖關閉感化院和其他少年機構,因在那裏兒童被虐待和羈押。

世界上沒有壞孩子,只有壞環境、壞訓練、壞榜樣和壞思想。,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,他常說,他這輩子從沒見過,想成為壞孩子的人。神父接納所有兒童,不論其種族、信仰或文化背景。他提供了一個新的開始,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帶回最有需要和最無助的的孩子,甚至在監獄裡的犯重罪的男孩。今天的男孩鎮,還是繼續這樣接納不同種族,信仰,文化和社會經濟背景的女孩和男孩。

1940年起他開始改造房子,成為一棟棟家庭式平房,讓這裡更有家的形式與氛圍。他也十分強調高品質教育的重要,男孩鎮也幫助孩子與未來的職業做連結,為孩子預備成年人的生活,一直是男孩鎮的核心目標之一。

二戰後,他奔走日本與德國,幫助上萬名戰後孤兒建立照護的基礎,但也因長時奔波勞累,在德國心臟病發作辭世,享年61歲。

第一批女孩在1979年住了進來。現在,這個仍稱為“男孩鎮”的地方有半數是女孩,至于它已經擴及全美的全國性組織分支則稱作“男孩女孩鎮”。目前,男孩鎮容納了500個孩子,一所中學、兩座教堂、一座公園、一所郵局、一個警察局、一個消防局和一個球場,以及一個男孩背著另一個男孩的塑像。

1930年美國經濟蕭條,有兩個小孩子的父母相繼離世,他倆無依無靠,流浪街頭。後來聽說「男孩鎮」有間孤兒院可以收容小孩,他們就決定去投靠。但是路途遙遠,攜帶的幾塊麵包已吃完,兩兄弟又餓又渴他們想停下來又不行,後來弟弟走不動了,說:「我不走了。」哥哥只好背他走剩下的路程。當他走到孤兒院門口前,一位神父跑出來要幫他抱小弟,神父說:「他一定很重吧!」但哥哥回答:「他不重,他是我兄弟。」以後,當有人問這位神父,照顧這些問題青少年會不會很辛苦,這位神父總是用:「他不重,他是我兄弟。」作為回答。

 

與兒童相關的重要獎項激勵我們的孩子與大人

C.      The International Children's Peace Prize 國際兒童和平獎(給兒童 荷蘭)

獎金10萬歐元

D.     The World’s Children’s Prize 世界兒童獎為兒童權利而設(不分兒童與成人 瑞典)

E.      World of Children Award 兒童世界獎(給成人/青年 美國)

分三類:人道主義獎(5萬美元) 健康大獎(5) 青年獎(2.5萬魁格)

 

看見兒童力兒童行動

你覺得貧苦的孩子或富裕的孩子容易付諸改變行動?

A.          Severn Cullis-Suzuki 影片

一九九二年,十二歲的加拿大籍女孩 Severn Suzuki和幾位年齡相仿的朋友自籌旅費,從加拿大到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聯合國地球高峰會發表一段演說。

B.      Rachel Corrie 影片

五年級11歲時的演講

「我來此,是為了其他小孩;我來此,是因為我在乎。我來此,是因為世界各地有許多小孩飽受痛苦;我來此,是因為每天有四萬個小孩死於饑餓。我來此,是因為這些受苦的人大多是小孩。

我們應該明白,窮人就在我們四周,但我們卻忽略他們的存在。我們應該明白,這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。我們應該明白,第三世界的人就跟我們一樣,一樣思考,一樣照料他人,一樣哭泣微笑。我們應該明白,他們就是我們,而我們就是他們。

我的夢想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在西元兩千年底,制止饑荒問題;我的夢想就是希望給窮人一個機會;我的夢想就是挽救每天死去的那四萬人。

我相信,如果我們願意瞻望未來,追尋那道閃耀的光芒,夢想就可以實現,而且也將實現。但是,如果我們置之不理,那光就會消失。如果我們都願意提供協助,並且一起工作,這光芒就會因為盡情燃燒而更加燦爛,帶來明天的希望。」

若雪.柯利(Rachel Corrie)是一個美國大學生,也是「國際團結運動組織」(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Movement;一個以非武力原則抵抗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的國際團體)的一名志工。2003316日,她在迦薩保護巴勒斯坦民房免於被剷除時,遭以色列軍隊以推土機輾死。

C.      Malala Yousafzai 影片

D.     伊克寶與魁格 影片/ 解放兒童

這是我第一次參與一項超出我日常生活經驗的事。最後,我們還是沒辦法挽回圖書館被關閉的命運,但我從這次經驗中學到不少。

我發現,在最直接影響兒童的議題或事件上,兒童本身的意見很少受到重視。許多大人根本不認為兒童有能力在社會公義的議題上插一腳,扮演重要角色。他們認為兒童沒有什麼可貢獻的。但是我也發現,年輕人只要有足夠的決心,自己的聲音終究會被聽到;最重要的是要對議題有扎實的了解,並且堅信自己可以公開談論這議題。唯有這樣,我們才可能建立起社會大眾對我們的信心。

E.      Katherine Commale  蚊帳大使 影片/故事

F.       萊恩的井 Ryan’s Well 影片/

G.     漢娜‧泰勒 小瓢蟲基金會—照顧遊民 影片/故事

H.     Felix Finkbeiner Plant for the Planet影片 德國的責任課/

I.        Vanis Buckholz My ReCycle 故事

J.        台灣兒童

1.      沈芯菱 賣柚子/安安教學網 影片

2.      陳慧潔 搶救東非飢童 影片

3.      十三歲少女寫給馬祖的信

4.      兒童廢核宣言

 

II.      兒童力的培育 Design for Change 印度河濱學校經驗

感受想像行動分享

A.       童工體驗

B        三年級開始就要踏出舒適圈,覺察社會問題,想辦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

C        學校中所有學生都被賦予決定權、所有權。孩子喜歡上學,因為他們在學校裡能夠發聲,遇到問題他們也不再抱怨,因為他們就是學校,他們從自身開始改變,老師就是他們的榜樣。

 

III.    結語 成為你想要看見的那個改變甘地 Yes, I can!

 

教學評量

1.口語評量:

2.高層次紙筆測驗:

教學省思

我發現,在最直接影響兒童的議題或事件上,兒童本身的意見很少受到重視。許多大人根本不認為兒童有能力在社會公義的議題上插一腳,扮演重要角色。他們認為兒童沒有什麼可貢獻的。但是我也發現,年輕人只要有足夠的決心,自己的聲音終究會被聽到;最重要的是要對議題有扎實的了解,並且堅信自己可以公開談論這議題。唯有這樣,我們才可能建立起社會大眾對我們的信心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